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现状)

发布日期:2024-09-25 浏览次数:68


旅游人类学中的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为什么十分重要

旅游开发要多发掘多渗透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尽可能让都市服饰和现代歌舞远离各个民族风情旅游景点,还这些景点传统的民族风情旅游。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目的地跨文化交流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章研究背景与思路论题意义当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来自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群体时我们将这种他们之『日的互动称为文化’的交流而当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来自于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群体那么就将他们之间的交往称为跨文化的交流章海荣。

同时旅游地文化也要遵循文化现代化的原则和规律,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湘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内容简介

1、本文档深入探讨了湘西北地区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涵盖了丰富的内容。首先,它详尽剖析了这些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包括他们的民族历史文化、民间信仰、日常生活习俗(如衣食住行)、人生仪式以及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和传统节庆活动。

2、龙山县,坐落在中国湘西北的边陲地带,与鄂渝接壤,其行政区域面积广阔,达3131平方公里,由3个街道办事处和31个乡镇组成。作为湖南省的旅游资源大县,龙山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游客,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赋予了这里丰富的历史内涵。

3、广泛性:既有自然风光,又有能让旅游者体察感触到的民族风俗风情;既有历史遗迹,又有现代建筑,内容相当广泛,非常丰富。 (2)景观组合性和综合性:表现在一些旅游资源既具有旅游观赏价值,又有科学考察意义;既是自然风景区,又是人文景观区。它们相互联系又互为补充,具有构成景象组合特点。

4、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约5万人口,由苗、汉、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吉凤高速,凤大高速建成通车,交通便利。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5、湘西北区:以自然型的山岳景观资源占主导地位,景多质优,面积较广,类型齐全,在省内占有突出的地位。此外名胜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资源,多集中于县城区内或少数民族集居的山寨。张家界武陵源在本区的地位极为重要,属于骨干资源和核心。

民俗歌舞文化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有何见解

1、l、对贵州省民族文化总的家底不清楚,许多搞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专家各有一大套,但都是不甚了了,知其然而已。对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中,什么是可以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什么是不能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什么是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什么是应该严格禁止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多没有弄懂。

2、我认为要发展这一产业首先就要学会保护。其次大找好这一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人关注它,从而被他吸引,打造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歌舞,然后鼓励和支持广大的歌舞艺人,和爱好者更好的发展它。

3、依托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旅游能使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开发、宣传等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扩大地区影响力。同时,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他产业链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增加财政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1、在开发中要遵循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等原则,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庸俗化和城市化。(5)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

2、要发展文旅产业,可以从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培养文旅人才、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等方面着手。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 保护和传承本土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包括历史建筑、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

3、加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内蒙古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草原、沙漠、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要推进文旅融合,首先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哪些资源适合发展旅游业,哪些资源需要保护和传承。

4、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民族的服饰、建筑、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交织在一起的。(2)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应加以开发并组织出售给旅游者。在开发中可以加入民俗文化的内容,如民族歌舞、礼俗、手工艺品等,这些文化内容就被商品化了。

5、与一般的开发项目不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投资大,投资论证评估难,开发涉及政府、投资商、民族文化主体以及科研等部门的方方面面,这些方面缺一不可,因此一定要摆正主次关系。

旅游商品化的对策及思考

1、之前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都是较有效的,但这项工作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动员社区参与,把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等涉及旅游发展重大事宜的决策、执行体系中。

2、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注意保护资源的原生性和完整性,防止过度商业化和庸俗化。比如,在景区规划中,避免过度建设和改造,保持景区的自然和文化特色。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3、提倡适度超前,开发新型产品。无论是核心产品还是延伸产品都要用文化来创新,把这种文化创新变成旅游品牌,而且创造出新的旅游市场,引导旅游消费。

4、旅游资源过度消耗:为了迎接大量游客,景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需要不断升级和更新,拓宽道路、建造停车场等,以满足旅游商品化的需求。这样一来,旅游资源就会被过度消耗,导致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生存条件。